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党建扶贫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我的扶贫故事

    信息发布者:茶香悠悠然
    2017-09-04 10:26:20   转载

      ◆向卫华

    “扶贫攻坚战鼓喧,肩负使命奔一线。扶贫须洒千滴汗,不了心愿誓不还。”2015年3月,我被任命为古丈县红石林镇科布车村第一书记,成为脱贫攻坚战场上的一名排头兵。短短一年时间里,我把自己融入群众,融入扶贫,也就有了开篇的这首《扶贫小感》。

    科布车村是古丈县精准扶贫重点村,属于喀斯特地貌,平均海拔450米,全村6个村民小组、217户、753人。穷是最鲜明的特征,之前除了500亩尚未进入采摘期的茶田外,村里无任何其他产业,因此村民纷纷整户外出谋生。截止2014年底,外出人员达 63户248人,占全村总人口的33%,全村撂荒土地高达1500多亩。

    我入村后,在村干部的陪同下,走遍了全村的山山岭岭、沟沟坎坎,晴天一身汗,雨天一身泥,仅解放鞋就穿烂了两双。我们访民问计,访贫问需。经过调查和走访,我与村干部理清了发展思路,提出产业开发是村民脱贫的基础和支撑,既要“输血”,更要“造血”,并就此为村里量身制定了脱贫方案。

    经过努力,目前全村开发了橙柚、烤烟、优质辣椒、山笋竹等产业。同时,对之前的茶田进行培管,对茶农进行技能培训,2016年春茶产值比2015年翻了一番。

    在发展产业的同时,我在所在单位县纪委的支持下,争取各方帮扶,积极主动与项目单位衔接,改善了村里的基础设施。

    一年多来,我先后到县水务局和林业局协调资金400万元,对科布车天池水库进行整修和绿化;到县教育局协调资金30万元,对村部和学校进行维修;到县交通局和住建局协调资金40万元,启动村停车场建设;到县环保局协调资金8万元,修建了7个垃圾焚烧池、整修了3口水井。同时,与县住建局和镇政府协调,整合资金21万元,让16户无房户和危房户在2015年春节前搬进了新居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,打通了科布车村的致富渠道,让群众尝到了精准扶贫的甜头。

    村里基础设施的改善和产业的发展,吸引村民回村创业。2015年底,长期在外务工的吴良军回到村里,开发了20亩烤烟和15亩核桃,成为产业开发大户。我多次带着县农业委的专家和技术员给他技术指导。

    精准扶贫就是谁贫困就扶谁,谁的贫困程度深对谁的扶持力度就大。为了及时全面了解村里的贫困状况,只要一有空,我就到村里转一转,在农户家里坐一坐,与村民交谈沟通,寻找科布车村的发展良方。

    71岁的老人吴善池,其子因贩毒被判死缓,儿媳改嫁后留下了8岁的孙女。我得知情况后,主动与老人结成帮扶对子。春节时,我特意为他解决了救助金1000元;春季开学时,又资助他生活费500元。与此同时,在我的帮扶下,老人通过种植橙柚和辣椒增加收入。每次看到我,吴善池常说:“向书记,你人真好,待我们一家比亲人还亲。”

    走近群众才会赢得真情。我常对村民们说,我是带着感情来扶贫的。一年多来,我始终以农民身份与群众在一起,把心融进了群众的心里,把实事办到了群众的心坎上,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我的誓言,践行了第一书记的责任。一桩桩惠民实事,让科布车村的乡亲们的心变得暖洋洋的,我也因此成为村民家的座上宾。

    一颗心真不真,办的事实不实,群众一眼就能看出来。面对村里的变化,村支部书记彭纪海常对村民们说,“向书记是带着一颗真心来我们村里扶贫的。有向书记的带领,我们有信心打赢这场精准扶贫攻坚战。”

    除了担任科布车村第一书记外,我还要负责红石林镇泽禾溪村驻村扶贫日常工作,两个村都留下了我忙碌的足迹。“荒山野岭兴产业,前庭后院建产房。家家户户物满仓,村村寨寨路通畅。”这是我给两个扶贫村立下的军令状,相信这样的场景在大家的努力下会很快实现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